[attach]2861[/attach]
客户信息实现网格间无缝传递提升协同效率
网格化服务体系建立了一个分工明确、流程清晰的营业厅业务运作模式,信息化手段可以更有效地实现流程的顺利运作,通过引导分流和电子系统实现交互信息厅内共享,能够使得六大区域协同性大大增强,促使营业厅运作效能进一步提升。在分区明确、叫号区分流引导客户的基础上,用户前往的区域传递出用户需求的信息,并且这部分信息轻易地被营业厅内所有工作人员解读,方便对应区域的营业员对客户进行精确定位和进一步业务处理;各个区域与用户交互咨询的结果,可以通过手持终端记录,并且以用户身份或者号码之类的信息为标记,在下一个区域被提取和使用,厅内所有交互咨询的成果都将被保留和应用,减少重复交互咨询,大大提升了营业厅的交互效率。以预处理为例,预处理区与客户交互咨询的结果,可以预处理电子订单的形式传递给前台,前台仅需根据记录信息与客户进行核对即可完成办理。
通过精确分区、流程再造和信息化支撑三大手段构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可实现营业厅效能提升、销售化转型,达成营业厅精细化管理目标。
定期评估实施效果持续优化网格化管理体系
营业厅完成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后,还应构建评估模型,从客户感知、业务办理效率、电子渠道分流效果以及销售能力四个维度对网格化体系运作效果进行评估(见表1)。
表1 营业厅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效率评估模型
维度 | 指标 | 说明 | |
客户感知 | 营业厅环境满意度 | 从客户角度评价新的管理模式下营业厅运营环境是否秩序井然、效率是否提升、服务质量是否有所改善 | |
业务解释满意度 | |||
排队等候满意度 | |||
营业厅服务满意度 | |||
业务办理效率 | 业务办理时长 | 临柜时长 | 从业务办理效率的角度进行定量评估,从单一业务办理时长和单位时间业务办理量两个角度进行评估 |
等候时长 | |||
高峰期等候人数 | |||
业务办理量 | 每台席办理人数 | ||
每单位时间业务办理量 | |||
电子渠道分流效果 | 自助终端业务占比 | 从电子渠道分流的效果评估网格化在引导分流上起到的作用 | |
体验区分流比 | |||
销售能力 | 放号量 | 从销售能力角度,分析网格化运营是否提升了用户拓展、终端和增值业务的销售能力 | |
终端销售量 | |||
增值业务销售量 |
作者: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泰尔管理研究所 吴梦兮 来源:
《世界电信》2012年第11期
欢迎光临 51学通信技术论坛 (http://www.51xuetongxin.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