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学通信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54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2.2 PDP上下文激活流程   [复制链接]

Rank: 8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5:59:43 |显示全部楼层
Hi 爱总,

请问一个问题,在关于PDP context activation procedure和secondary PDP context activation procedure当中,为什么2G可能要执行security function,而3G不需要执行这个过程?

2) In A/Gb mode, security functions may be executed. These procedures are defined in clause "Security Function".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

特殊贡献奖

沙发
发表于 2012-3-2 13:59:5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爱卫生 的帖子

谢谢爱总的回复!

个人觉得,在协议中关于PDP context activation的流程描述中,当MS/UE发出Activate PDP Context Request之时,其前提应该是该MS/UE已经处于Ready或者PMM-Connected状态了。
在Iu Mode中,处于PMM-IDLE状态的UE发起service request,核心网侧对其进行鉴权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建立security context,也就是重新协商Ciphering和Integrity的算法,因为RRC连接之前已经断了现在需要重建。
在A/Gb Mode中,用户在Ready状态下发起PDP context的激活,确实不需要重建信令连接;但感觉以此来说明A/Gb Mode下“ security functions may be executed”,还不是很充分。

是否能从2G、3G在security方面的特点解释呢?{:soso_e132:}
2G系统的加密机制是针对空中接口的,只有在无线接入部分的信息被加密,而在网络内的传输链路和网间链路上的信息仍然使用明文传送。
3G系统不仅加长了密钥长度,而且引入了加密算法协商机制。3G系统加强了消息在网络内的传送安全,采用了以交换设备为核心的安全机制,加密链路延伸到交换设备,并提供基于端到端的全网范围内的加密。在3G系统中采用了消息认证来保护用户和网络间的信令消息没有被篡改,保护了消息的完整性。

2G:
用户鉴权
无线接口通信的加密
使用临时标识符
3G:
用户和网络的鉴权
使用临时标识
无线接入网加密
UTRAN内部的信令完整性保护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

特殊贡献奖

板凳
发表于 2012-3-4 19:37:24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爱总的细心回复!
今天又学到新的知识了,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站长邮箱|Archiver|51学通信 ( 粤ICP备11025688 )

GMT+8, 2024-6-16 10:47 , Processed in 0.02430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