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学通信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爱卫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rimary PDP Context激活流程及实例     [复制链接]

Rank: 1

20#
发表于 2012-3-13 11:13:10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非常感谢楼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19#
发表于 2012-2-9 20:51:19 |只看该作者
进来学习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Rank: 2

18#
发表于 2012-1-20 21:26:28 |只看该作者
请求的PDP地址代表请求外部PDN网络为MS分配PDP地址(如果PDP网络为IP网络,则请求的PDP地址即为IP地址,这在里面的PDP Type number=33可以看出请求的是一个IPV4地址)
请问版主,这句话中的“请求的PDP地址代表请求外部PDN网络为MS分配PDP地址”是什么意思,外部PDN 网络为MS 分配的PDP地址是什么,和GGSN 给MS 分配的地址有什么区别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Rank: 2

17#
发表于 2011-12-16 00:59:53 |只看该作者
结合实际场景咨询一下,一个手机用户打开UC浏览器:
1、先后观看了同一个视频网站的两个不同的视频,此时会创建几个PDP上下文,相互间有什么联系?
2、先后观看了不同视频网站的不同的两个视频,此时又创建了几个PDP上下文,相互间有什么联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Rank: 2

16#
发表于 2011-10-31 22:02:41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非常 感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

懒

15#
发表于 2011-7-27 12:15:11 |只看该作者
wangchenfool 发表于 2011-7-27 11:01
版主,有个问题想问一下,GB口协议栈为GSM>LLC>BSSGP>NS>UDP>IP 为什么UDP,IP会在底层呢?

  因为这里提到的IP是指的底层的承载。承载是用来传递上层的应用消息的,因为这个上层应用消息不能只在天上飞,而是要落地发出去的。在通信网络中就是要通过一个具体的端口发出去。
  所以,按照协议栈流程,上层消息封装好后,将将给IP层,查找目的IP,再和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端口以及VLAN映射,最后将这个包从节点发出去。所以IP是在底层,但实际上IP下面还有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通常Gb Over IP都是用的以太网来做物理端口承载)。所以这里的IP是代表的IP的承载。
www.gprshome.com: GPRS及移动通信技术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Rank: 2

14#
发表于 2011-7-27 11:01:22 |只看该作者
版主,有个问题想问一下,GB口协议栈为GSM>LLC>BSSGP>NS>UDP>IP 为什么UDP,IP会在底层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Rank: 3

13#
发表于 2011-7-27 00:43:4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爱卫生 的帖子

楼主,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

懒

12#
发表于 2011-7-26 13:53:3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卫生 于 2012-3-19 21:14 编辑
linyuxuan 发表于 2011-7-25 21:51
请问SGSN的发给GGSN的用户面ip地址和控制面ip地址都是192.169.100.1,那GGSN如何区分SGSN的用户面和控制面啊 ...
   SGSN发给GGSN的用户面和控制面IP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不相同的。这是两个GTP协议的IE(信息元素)。一个GTP-C,一个GTP-U。要区分的话,不是通过IP地址来区分,而是通过TEID。控制面和用户面的TEID通常是不一样的。即使一样,也能够区分。在解封装的时候,GGSN是先解IP头部,然后解UDP,看到不同的端口号,就送给不同的进程(GTP-C和GTP-U)来处理。不同的进程再根据TEID来区分用户。
www.gprshome.com: GPRS及移动通信技术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Rank: 3

11#
发表于 2011-7-25 21:51:54 |只看该作者
请问SGSN的发给GGSN的用户面ip地址和控制面ip地址都是192.169.100.1,那GGSN如何区分SGSN的用户面和控制面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特殊贡献奖

10#
发表于 2011-7-1 09:43:59 |只看该作者
懂了,谢谢!
我当时就想着我给你发request,你直接用ACK消息回复我请求的内容就好了。
被旧有的一些协议规范给捆绑住了,所以还是不能经验主义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

懒

9#
发表于 2011-6-30 23:57:22 |只看该作者
回复 bestflora 的帖子

  恩。这个问题实际上是IPCP的协商过程。属于PPP协议的一部分。PCO中的IP-Address 用来协商本地使用的IP 地址。该选项允许请求发送者提供自己的IP 地址或请求对方给自己分配IP 地址,在后一种情况下,请求者发送一个全为0 的IP 地址,对方在一个NAK 数据帧中给出请求者的IP 地址。这个NAK代表接收方不认可请求者发送的全0的这个地址,而将自己认为正确的即分配给手机的IP地址放在NAK中告诉用户。
  IPCP ACK是对NAK的一个确认。
  整个协商过程是:
  客户端首先发送IP 地址和DNS 地址都为零的请求数据帧,服务器接收到后用NAK 数据帧回复动态IP 地址和DNS 地址,然后客户端再次用接收到地址发送请求,接收到ACK数据帧即完成了IPCP 配置。服务器直接将自己的IP 地址发送给客户端,接收到ACK 数据帧后IPCP 配置成功。
  可以参考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b31c5e1eb7360b4c2e3f64ee.html 和这个附件。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www.gprshome.com: GPRS及移动通信技术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特殊贡献奖

8#
发表于 2011-6-30 15:50: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问个和PDP上下文激活无关的问题哦,和上面抓的包“一个完整的激活流程”有关。

在上面,我们看到在Activate PDP Context Accept消息里,包含了参数PCO选项,里面放的PPP-IPCP协议内容,包含了GGSN给MS分配的IP地址。

我想问的是IPCP NAK和IPCP ACK有什么区别?在有些地方看到,NAK表示协商的内容没有完全通过,在这之后会不会还有后续的协商消息,直到回复IPCP ACK为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Rank: 2

7#
发表于 2011-6-24 22:59:02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爱卫生 的帖子

”他们可能对应不同的板卡,走不同的路由“,似乎明白了,恩,3Q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

懒

6#
发表于 2011-6-22 23:25:4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王二麻子 的帖子

  使用不同的IP地址,实际上为了控制和用户面的分离。因为这两个IP地址对应的是两个GTP隧道。一个是GTP-C,一个是GTP-U。这两个GTP隧道可以根据运营商的IP承载网的拓扑结构,选择不同的路径来路由数据。其中GTP-C属于控制平面,路由也可能是需要经过核心网络。而GTP-U是用户平面,那可能在设计时经过IP网络的分布层就可以了。所以在设计规范的时候,至少你要允许这两个隧道使用两个不同的IP地址。
  另外,也为了方便厂家更好的做产品设计。因为GTP-C的IP可能对应的是控制面的硬件板卡,GTP-U的IP可能对应的是用户面的硬件板卡,两者的工艺、成本、芯片都不一样。这样厂家在做实现的时候有更多选择。
  以上是我的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www.gprshome.com: GPRS及移动通信技术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Rank: 2

5#
发表于 2011-6-22 23:14:22 |只看该作者
看到必选项有
“SGSN Address for signalling、SGSN Address for user traffic”
规范里还特别强调这两个地址不一定与IP地址相同,问题就是:SGSN的IP地址是用于GGSN找到本节点(也就是SGSN的),上面的两个地址也是标识同一个物体——sgsn,既然能用IP地址,为何还要额外分配信令地址(SGSN Address for signalling)和用户流地址SGSN Address for user traffic?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Rank: 2

地板
发表于 2011-6-7 22:33:3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爱卫生 的帖子

哦,谢谢楼主,看来得两个规范一起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

懒

板凳
发表于 2011-6-7 22:29:5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王二麻子 的帖子

参考的是TS29.060 关于GTP协议的规范。这里给出V10.1.0的7.3.1章节关于Create PDP Context Request消息的描述,摘录如下:

Table 5: Information Elements in a Create PDP Context Request

Information element

Presence requirement

Reference

IMSI

Conditional

7.7.2

Routeing Area Identity (RAI)

Optional

7.7.3

Recovery

Optional

7.7.11

Selection mode

Conditional

7.7.12

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 Data I

Mandatory

7.7.13

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 Control Plane

Conditional

7.7.14

NSAPI

Mandatory

7.7.17

Linked NSAPI

Conditional

7.7.17

Charging Characteristics

Conditional

7.7.23

Trace Reference

Optional

7.7.24

Trace Type

Optional

7.7.25

End User Address

Conditional

7.7.27

Access Point Name

Conditional

7.7.30

Protocol Configuration Options

Optional

7.7.31

SGSN Address for signalling

Mandatory

GSN Address 7.7.32

SGSN Address for user traffic

Mandatory

GSN Address 7.7.32

MSISDN

Conditional

7.7.33

Quality of Service Profile

Mandatory

7.7.34

TFT

Conditional

7.7.36

Trigger Id

Optional

7.7.41

OMC Identity

Optional

7.7.42

Common Flags

Optional

7.7.48

APN Restriction

Optional

7.7.49

RAT Type

Optional

7.7.50

User Location Information

Optional

7.7.51

MS Time Zone

Optional

7.7.52

IMEI(SV)

Conditional

7.7.53

CAMEL Charging Information Container

Optional

7.7.54

Additional Trace Info

Optional

7.7.62

Correlation-ID

Optional

7.7.82

Evolved Allocation/Retention Priority I

Optional

7.7.91

Extended Common Flags

Optional

7.7.93

User CSG Information

Optional

7.7.94

APN-AMBR

Optional

7.7.98

Signalling Priority Indication

Optional

7.7.103

Private Extension

Optional

7.7.46

www.gprshome.com: GPRS及移动通信技术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站长邮箱|Archiver|51学通信 ( 粤ICP备11025688 )

GMT+8, 2024-6-2 03:59 , Processed in 0.078638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