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学通信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84|回复: 0

华为手机,大有可为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

发表于 2013-6-11 17:54:38 |显示全部楼层
一键分享 一键分享

成立二十多年来,华为提供的产品种类一直呈指数级增长,但几乎所有产品都聚焦在运营商客户身上。2003年涉水手机行业的初衷,也只是为3G网络设备的销售铺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比收益丰厚的网络设备,终端业务形同鸡肋,以致2008年曾险些将其出售。但在2011年,行业的巨变令华为对终端业务有了全新的认识:


  1)是年,华为的销售额已基本追平爱立信。在网络设备领域,华为并不谋求全面超越爱立信。这意味着,在此业务上的全线拓展,已成为历史;


  2)iOS称雄、安卓崛起、塞班没落,手机行业到了一个破旧立新的拐点,这给了后来者一个弯道超车的良机;


  3)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移动互联网终于不再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二次发育。其背后潜在的商机,谁都无法忽视;


  4)华为早已注意到了云业务的巨大发展空间,但苦苦未能找到合适的载体让它走到用户身边。智能无线终端处理能力、网络速度的双重飞跃,使其必然成为未来的云接口。


  华为终端的起步,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而华为终端的未来,作为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关键一环,势必大有可为。


  (一)华为终端,兼具富二代的优越出身和屌丝的拼搏精神;实现逆袭,指日可待。


  中国手机行业浮浮沉沉,时势出英雄的同时,也催生出无数命运多桀的畸形儿。值得庆幸的是,运营商客户为华为手机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乳汁,使其得以健康成长。


  运营商客户固然强势,但并不意味着卖给他们的手机一定赔钱。恰恰相反,最赚钱的手机厂商苹果和三星,在发达国家一直是以运营商定制为主的。近年来,习惯于自有渠道销售的诺基亚,也开始重视运营商定制业务:其最新旗舰Lumia 920,在中国首先上市的就是移动定制版本。而回想短短三年前,在中移动一再要求下,诺基亚才为其定制了第一款谈不上出色的TD手机6788。


  基于国内用户的需求分析,华为与本土运营商合作的机型以中低端为主。以至于部分消费者认为华为手机就该是半卖半送的廉价货。但放眼全球,情形却大不相同。2013年1月22日,日本NTT DoCoMo携华为共同发布了其Ascend D2定制版。作为一款本来就很复杂的旗舰机,该定制版本还额外集成了一系列高规格的特性:


  1)可换电池的同时,保证支持IPX-7级防水,浸泡在水中也可安然无恙;


  2)支持IEEE 802.11ac Wi-Fi标准,具备高达1Gbps的无线传输速度;


  3)可接收日本高清电视信号(ISDB);


  4)内置NFC功能;


  5)自研的Balong Modem芯片,支持HSPA+ 42Mbps和84Mbit/s LTE 150Mbps;


  6)自研的K3v2 CPU,是业界体积最小的采用Cortex-A9架构的4核处理器;


  该产品设计制造的复杂程度,已远超行业标杆的旗舰机型。若没有DoCoMo这样的高端客户的支持和鞭策,由华为闭门造车,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二)华为在传统业务上的造诣,能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满足终端消费者的需求。


  用李书福的话说,汽车就是四个轮子两个沙发。当前的手机的同质化程度,已经跟汽车等传统行业相差无几。与此相反,每个国家的每个运营商,其用户规模、技术演进方向、法律人文环境等方方面面,可谓千差万别。


  在手机行业,在最佳时机恰如其分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最难的。而在从IBM引进的IPD流程的指引下,华为最擅长的恰恰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做出合适的产品。


  事实上,从要求苛刻、价格不敏感的美、日顾客,到低价就是王道的印、非顾客;从关注质感的白领到追求性价比的打工仔,华为都成功设计出了适合他们的手机。运营商定制机也是提供给最终用户的,若华为手机背离了用户的需求,发货量又如何能持续以30%的速度增长。


  (三)华为正处在走向多元化的创业期,下一个辉煌的征程才刚刚开始,充满狼性的创业文化依然盛行并将历久弥新。


  为突出企业网和终端两个新业务,华为于2011年将公司分拆为3个BG(Business Group),各BG基本独立经营。怀着创业者的激情,华为终端正迅速崛起。抛开华丽的数据不谈,从微观视角来看华为终端的设计、制造和营销,2012年的进步是极为明显的。


  以华为荣耀四核为例,该产品的立项,比竞争对手晚了2个月之久。但凭借深厚的设计、制造水平,华为做到了比对手更早量产。当竞争对手在发布3个月后终于放量销售的时候,华为Ascend P2等升级机型已接近上市。


  2012年,华为终端结束了制造全靠外包的历史。在这短短一年间,华为手机制造人通过生产模式的精益化改造、MMI测试自动化、装配自动化等措施,将人均制造效率提升了100%以上,也有力保障了华为手机的品质升级和快速上量的能力。


  2012年还是华为手机运用网络推广和销售的第一年。通过与腾讯的深度合作,荣耀四核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前期推广;而在销售渠道上,该手机以华为商城、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为主,基本脱离了运营商的支持。


  回望2012,整个华为终端,从最前端的IC设计到最末端的生产制造,从上游的集成开发到下游的渠道拓展,都是不平凡的一年。若不是华为终端人发挥土狼的拼搏精神,怎能取得如此成就?


  (四)在公司垂直整合的大战略中,华为终端必将大放异彩。


  华为对于垂直整合的理解,不局限于日韩厂商为代表的硬整合,还包含新业务、新需求、新产品形态的软整合。传统IT和CT的发展趋势已日趋明显:ICT将融合为一个无所不包、无处不在的云体系。这种趋势给华为终端赋予了诸多特殊使命。


  1)硬整合方面


  对于LCD、DDR、FLASH等资本密集型领域,华为持谨慎态度,而是选择了技术密集型为主、利润也更加丰厚的处理器设计领域作为开拓空间。


  早在2010年,华为海思基于Cortex-A8 ARM架构自研的8核CPU就大量应用在无线基站上,替代了昂贵的进口CPU和FPGA。手机处理器方面,K3v2 CPU才上市不到一年,采用28nm工艺、Cortex-A15架构的顶级4核1.8GHz CPU——K3v3,已领先于业界发布。而兼容LTE-TDD/FDD/TD-SCDMA/WCDMA/GSM/EDGE/GPRS五种通信制式的Modem芯片——Balong710的横空出世,更彰显了华为作为老牌通信厂商的实力。


  2)软整合方面


  案例1,由于具备全球领先的高速无线网络,日本消费者普遍喜欢用移动互联网来替代ADSL宽带。于是,华为适时推出了无线热点产品E5。E5极具独创性的特质,使其获得了2010年“日本最佳移动设备奖”,市场份额更是高达55%,可谓名利双收。E5做到了中国电子厂商几十年未曾做到的一件事:做出一款在日本便利店都能轻松买到的中国创造的电子产品。


  案例2,华为针对企业用户推出“桌面云”方案。对客户的每一名员工而言,一本新华字典大小的云终端就可以替代一台笨重、吵闹的电脑主机。员工通过云终端接入企业服务器,便可运行一台虚拟的电脑。在高可靠性服务器和高速网络支撑下,这台虚拟电脑的运行十分流畅、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安全程度也达到了电信级别。在不远的将来,华为的“云终端手机”就能实现云终端的功能。客户的员工下班或者出差,只需携带一台小小的手机,便可将整个办公室装到口袋中。


  综上,华为终端之所以默默无闻,只因他的眼光放在旁人所不及的更高、更远处。华为如何按照自己的方式,在终端领域创造又一个传奇,我们拭目以待。

51学通信(www.51xuetongxin.com):致力打造最好的通信技术在线学习平台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站长邮箱|Archiver|51学通信 ( 粤ICP备11025688 )

GMT+8, 2024-4-19 06:33 , Processed in 0.04294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