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学通信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19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下行数据传输时ACK包的回复时间间隔有多大?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3 10:45: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键分享 一键分享
请问大家,UE在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上下行ACK包的回复时间间隔有多大?比如,UE上行发送TCP数据包后,服务器多长时间内应该发送下行的ACK呢?服务器发送下行TCP数据包,UE应该在多长时间内回复上行ACK呢?谢谢大家!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沙发
发表于 2011-10-14 09:01:35 |只看该作者
昨天看到一个log,在log中看到,上下行ACK包的回复时间间隔超过6S的时,对端就会发送FIN,不知道这是标准制定的还是依赖于设计方式?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Rank: 3

板凳
发表于 2011-10-14 15:15:35 |只看该作者
根据记忆中TCP协议,对收到的报文应该立即发ACK,但为了提高效率,可以等毫秒级的时间,等有效信息一起发送。不过这个时间几乎可以忽略,因为这个处理时延要远远小于分组网传输时延。如果一端到发送的报文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ACK,会超时重传没有收到ACK消息的报文,如果重发3次(可修改)都没收到ACK,会终止这个连接,超时重传定时器根据RTT(一个来回时间)动态计算得出,这个时间不是确定值,所以断开TCP的时间也可能不确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

懒

地板
发表于 2011-10-14 23:16:3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gaohui2008 的帖子

  非常专业的回答啊!果然是高手啊!学习了!非常感谢!
www.gprshome.com: GPRS及移动通信技术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5#
发表于 2011-10-17 09:32:2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gaohui2008 的帖子

非常感谢你的回复,很专业,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6#
发表于 2011-10-19 08:37:39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7#
发表于 2012-1-13 20:29:4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gaohui2008 的帖子

也许接收方是收到报文后立即应答的,但是发送方并未作此假设,相反,出于效率的考虑,发送方会在收到应答之前,连续发送多个报文。

TCP传输控制协议把传输管道定义为长宽管道,长为RTT,宽为带宽。在流控过程中,可以连续发送多少个分组而不需要停下来等待ACK,这个个数的计算是基于长宽管道来进行的。
简单的说,就是带宽乘以RTT再除以分组大小,也就是在把管道塞满之前不用等待应答。
在应答的时候,接收方通过应答最近收到的报文(要求最近接收字节的偏移量+1)来完成一次应答多个报文的目的,意味着之前的全收到了,尽管发下一个吧。
同样,如果之前的没有全收到,接收方会应答这些没收到的报文中最早的一个,这个时候那些已经收到的报文也存在再次被发送的概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CP也支持选择性应答方案,此时接收方可以一次应答多个报文(逐个点名那些未正确接收的报文)。

EasyAnalyzer(R)信令分析系统(23g+LTE)的平台产品进行了小型化,推出免费版EA-Lite, 可运行于笔记本电脑, 面向所有的工程师朋友发布. 有兴趣的朋友赶快加入EA-Lite 的QQ群(316429471)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Rank: 3

8#
发表于 2012-4-25 16:09:0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kinghighland 的帖子

很久没有到这个网站了,今天看了你的回帖,感觉又对又不全对。你说的是TCP流控机制,并且是TCP流控机制的目的,题目问的是确认机制。发送方确认机制是会根据RTT做出超时假设的,如果以一个TCP连接建立后第一包为例更能说明问题,此时拥塞窗口是1,相当于一应一答,就不会混淆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站长邮箱|Archiver|51学通信 ( 粤ICP备11025688 )

GMT+8, 2024-5-4 16:12 , Processed in 0.02603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