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学通信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1.8通信网络体制及标准的发展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

懒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23:10: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键分享 一键分享

通信网络具有全程全网的特点,构成通信网络的所有设备必须顺从统一的体制标准。通信网络体制及标准是网络建设、设备研制和业务开发必须遵循的公共规程,是营造多厂商环境和开放式网络应用的必备条件,是确保网络互联互通和端到端通信的技术保障,因而也是通信技术学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1)电话网体制的发展

体制是通信网络的基础性文件,涉及网络主权、业务开放、编号计划、网络组织、路由规则、服务质量、网络管理等通信网络建设的重要问题。

1918年,北洋政府交通部订立电信条例,其中第一条规定“电报电话,不论有线无线,均称为电信”,第二条规定“电信由国家经营”。但受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旧中国的电话网,实际上存在外国租界私营和华界官办并行的体制。租界区的电信经营主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完全收归国有。

1956年,邮电部研究了各国电话网络结构和组织形式,结合国家管理体制和业务流量流向等具体情况,初步确定人工长途电话通信网路结构采用四级汇接制。随着长途自动电话网的发展,1973年,邮电部设计院宋直元主持制定出中国第一部纵横制长、市电话网部颁技术文件,在这个文件中规定了自动电话网全国的编号计划、网络结构、信令方式等,为电话网规范化和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电话网的编号计划,是电话网结构的集中体现。中国电话网的结构采用“长途区号十市内电话号码”的结构,电话网的编号分为市内电话网的编号和长途编号。市内电话网的编号采用等位编号的方式,但是在全国的自动网路编号上,对于长途区号的分配,采用不等位编号。对于北京,考虑到用户容量较大,分配一位位长的长途区号,号值为“1”;对于大区中心和直辖市分配1位的长途区号,对于省中心和地区中心采用三位长途区号,对于县采用4位长途区号。全国总计2000多个长途编号区。

1976年,随着京沪杭中同轴电缆和微波干线的建成,中国开始建立长话0动电话网,确定原有的四级汇接结构仍可作为自动网的基本结构。1979年开始,在时任邮电部科技局总工程师钱家治的主持下,深人研究了公用通信网络系统建设的理论及方法,根据城市和周围郊区和临近县经济联系的密切性,提出改变原有的自动电话网的组网方式,打破城市和郊区及农村的界限,在建设“本地网”的概念,按照本地网的方式划分长途编号区,并按照本地网进行组网。1993年,全国各地陆续组建了扩大的本地网,合并了C3和C4中心。引人“本地网”后,全网长途编号区的数量减少到300多个。

1985年颁布《电话自动交换网技术体制》标准,确立了四级长途等级结构,即一级交换中心(C1)、二级交换中心(C2)、三级交换中心(C3)和四级交换中心(C4),本地网则根据实际,由端局(C5)单独组网,或经由C5及汇接局(Tm)组网。全网采用5级结构。1997年,在电话网基本完成了模拟向数字技术的演进之后,根据业务量的变化,将长途网的结构进一步扁平化,长途网采用二级制结构。将原有C1、C2中心重新组织为同等级的交换中心(DC1),将C3、C4合并为DC2。

(2)窄带电路交换技术标准的发展

1972年邮电部建立了专门的标准化机构,先后成立了研究电信网络标准的“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以下简称传输所)和研究邮电工业产品标准的“邮电部邮电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为贯彻电信标准打下了坚实基础。

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建立中国自己的电话交换网体制标准,在邮电部钱家治的领导和传输所龚双瑾、王鸿生的主持下,制定了《农村通信网技术体制》。该标准是中国电话交换的第一个技术体制。自1978〜1985年,又制定完成《自动电话交换网技术体制》,它是20世纪80年代交换领域重要的技术体制之一,为中国公用通信网络顺利完成人工网向自动网的过渡,实现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证。

中国交换机设备的标准,开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工交换技术时期。20世纪50年代,在研制和发展人工长途交换设备的同时,由邮电部长春电话设备厂起草制定了一系列技术规范,但主要面向操作和测试之用。1984年,在HJ-921型纵横制交换机研制成功后,邮电部设计院起草制定了《纵横制市内电话交换设备安装设计规范》。

1991年,传输所在总结多年网络运营部署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该规范包括纵横制和程控交换机的各项技术标准,对中国自主研制先进的数字程控交换设备起到了很大的规范作用。以后又根据实际使用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对该规范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了2000年颁布的规范版本。

中国信令网标准的研究始于1973年。在邮电部的组织下,传输所科研人员根据已有实践经验,参考欧洲的2号信令(R2)建议标准,负责起草和完善中国自己的标准。1982年,制定并颁布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号、多频记发器信号、用户信号等技术规范,形成中国一号信令标准。1983年、1985年、1988年,经3次修订、补充和完善,至1994年汇集为《屮国电话网随路信号方式技术规范》。

随着程控交换技术的引入,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又同期开展了共路信令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1986年,制定出共路信令规范,并于1990年,以传输所王立言等人为主,对该暂定规范进行补充修改,制定了《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号方式技术规范》,提出了中国自己的信令点编码方案。其后,传输所的技术人员对中国七号信令技术体制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和标准化工作,为程控交换网和智能网的部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5年,在参照ITU-TINCS-1的建议标准基础上,中国制定了《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1997年,又颁布了《智能网技术体制》等系列规范。2007年,以中国电信为主的运营企业和设备制造企业共同起草、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颁布了《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网络智能化总体技术要求》。

(3)宽带ATM交换技术标准的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在宽带交换技术领域加紧研究和应用试验,同时积极研究相关技术标准。在宽带交换机研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的北京邮电大学,与传输所共同起草制订了《ATM交换机技术规范》,这是中国第一个ATM宽带交换的技术标准。该技术规范于2001年经修订后,成为正式标准。

1997〜2001年,研究人员又相继制定了《B-ISDNATM层规范》等一系列ATM宽带交换技术标准以及相应的信令互通和功能测试规范。

2001年,由传输所、华为公司和上海贝尔公司共同起草,制定了《综合交换机技术规范》,提出了综合交换机的技术标准。虽然其后通信网络技术的演进,最终选择了软交换和下一代网络为发展方向,但该标准为通信网络的发展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4)下一代网络标准化研究过程

从2001年开始,在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下,开展了关于下一代网络体系架构、关键技术、技术标准和管制政策的研究。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IP标准研究组在H.323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增强,制定了《IP电话/传真业务总体技术要求》。传输所会同中兴通讯、华为、上海贝尔、UT斯达康公司,根据在中国电信网络上所做的大量试验和测试,联合起草制定了《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2002年,又进一步制订了《No.7信令与IP互通的信令网关设备技术规范》。

中国在下一网络技术上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和试验,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2004年,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主办了“2004全球NGN高峰论坛”,正是在这次会议上,ITU-T决定成立研究下一代网络标准的专题研究组FGNGN。

经过FGNGN两年多高密度的研究,2006年,ITU-TSG13全会通过了关于NGN的14份标准建议和两份补充文件,其中,5项标准建议是由中国主导提出的,包括由中国电信主导的《PSTN/ISDN仿真体系架构》等。2007年,由中国电信主导研究和负责编辑的3个研究课题,又被ITU-T列入新的建议草案。

国际标准方面的学科成果,标志着中国在下一代网络技术上,具备了与发达国家同等的话语权。

(5)互联互通体制标准的发展

随着中国电信体制的改革,为了适应多运营商环境,支持网间互通的需要,向用户提供由选择运营网络进行呼叫的灵活性,2003年,信息产业部科技司成立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及各个主要电信运营企业组成的互联互通标准:T.作组,在龚双瑾的组织协调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相继完成了16个邮电标准的起草、修订和颁布。

这些标准涵盖网间主叫号码传送、网间短信互通、网间服务质量、网间智能网业务、网间中继扩容等内容,在制订过程中,主要运营商表现出互利互惠、业务开发和互联互通的积极性。其中,网间中继扩容的规定,解决了各运营商之间的扩容难题;网间主叫号码显示业务的传送标准,规范了用户、业务台、国际、国内主叫号码的传送,有利于网间号码显示业务以及网间结算。同时,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对号码携带、网间多媒体互通等新问题进行深人的研究,拓展了标准化领域,在深层次上对通信网络体制变革和演进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标准有力地促进了通信网络的协调发展和通信业务的互通互达。

www.gprshome.com: GPRS及移动通信技术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站长邮箱|Archiver|51学通信 ( 粤ICP备11025688 )

GMT+8, 2024-4-26 07:41 , Processed in 0.06703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