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学通信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LTE] TD-LTE参数设置规范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15:00: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键分享 一键分享

【资料名称】:TD-LTE参数设置规范



【资料作者】:msc



【资料日期】:2015



【资料语言】:中文



【资料格式】:DOC/DOCX



【资料目录和简介】:



目  录


1        规划参数设置        3


2        频点设置        4


2.1        宏站        4


2.2        室分        4


3        时隙设置        4


3.1        宏站        4


3.2        室分        4


4        无线参数规划        5


4.1        PCI规划        5


4.2        RS序列规划        5


4.3        PRACH序列规划        6


4.3.1        宏小区        6


4.3.2        室分小区        6


4.3.3        ZC根序列逻辑索引号分配        6


4.4        TA规划        6


4.5        容量规划        7


5        无线参数优化        7


5.1        天线传输模式        7


5.2        重选/切换策略        7


5.2.1        重选        8


5.2.2        同频切换        8


5.2.3        异频切换        8


5.3        功控        8


5.4        其他        8


5.5        功能开启        9


5.6        无线定时器        9


6        标识参数分配        9


6.1        参数子集        9


6.2        地市分类        10


6.3        标识号使用原则        10


6.3.1        地市边界        10


6.3.2        地市内部        11


7        附录:修订历史        11




1        规划参数设置


1)        工作频段:2620 MHz


2)        系统带宽:20M


3)        基站RF单元:5W - 8Tx RRH


4)        CRS单RE功率:12.2dB


5)        Cyclic Prefix:Normal


6)        天线增益:


        基站广播信道:16.5dBi


        终端:0dBi


7)        终端发射功率:23dBm


8)        噪声因子:


        基站:3dB


        终端:7dB


9)        发射天线馈线、接头和合路器损耗[dB]


        基站: 0.5dB。


        终端: 0dB。


10)        天线配置


        下行:8Tx-2Rx


        上行:1Tx-8Rx


11)        天线赋形增益:5dB


12)        上下行时隙配置:


        D频段:2:2    1 - DSUUD-DSUUD


        F频段:1:3     2 - DSUDD-DSUDD


13)        特殊时隙配置:


        D频段:Subframe Format 7    10:2:2


        F频段: Subframe Format 5    3:9:2


14)        子帧配置PDCCH Symbols 数:3


15)        PUCCH配置PRBs数:8


16)        CFI固定为2


17)        PRACH前导格式:室外格式0,室分格式4


18)        小区边缘用户速率


        D频段:  上行不低于384kbps,下行1Mbps


        F频段:  上行不低于256kbps,下行1Mbps


19)        BLER:10% (第一次传输)


20)        信道模型:Enhanced Pedestrian A 5 Hz


21)        传播模型: Cost 231  two slope(2.6G频段)


22)        人体损耗:0dB


23)        热噪声密度


        取为-174 dBm/Hz。


24)        基站接收灵敏度:-130dBm@15kHz


25)        天线传输模式:自适应 (TM2/3/7/8)


26)        HARQ、AMC模式:启用HARQ,AMC 支持QPSK/16QAM/64QAM


27)        终端类型:CLASS3(23dBm),CAT3(不支持4×4MIMO,上行不支持64QAM,TB块小)


2        频点设置



部分内容:


4 无线参数规划
考虑到当前宏站和室分系统采用不同的频段,对于宏站应按3个小区成组,30或90小区成簇的方式进行参数规划;对于室分小区应按3个小区成组,整个物业点(可能含多个小区)成簇的方式进行参数规划。
4.1 PCI规划
PCI总数有504个,分为168组,每组有3个,其中组号对应为辅同步序列SSS,组内本地号对应为主同步序列PSS,PCI规划应遵循以下的一些原则:
室内外采用异频组网,PCI独立分配。同站同方向F/D小区建议采用相同的PCI。
同一基站的PCI建议连续规划(即按自然序列号依次分配),初始PCI规划时,PCI模3可与小区序列保持一定的规律性(如第一小区模3为0,第二小区模3为1,第三小区模3为2),可为优化预留10~20% 的PCI。
除此之外,由于PCI被用于决定小区中PSS、RS和PCFICH等信号的频域位置,因此规划时还应考虑如下的一般性原则:
 避免相同的PCI分配给邻区;
 避免模3相同的PCI分配给邻区,规避相邻小区的PSS序列相同,或规避双端口小区RS0和相邻另一双端口小区RS1信号之间的频域位置相同;
 避免模6相同的PCI分配给邻区,规避相邻小区RS0信号的频域位置相同;
 避免模30相同的PCI分配给邻区,规避相邻小区的SRS和DM RS频域位置相同;
 规避模50相同的PCI分配给邻区,规避相邻小区的PCFICH频域位置相同。
4.2 RS序列规划
DM-RS序列共有30组,考虑到相邻小区间的RS-PUSCH/PUCCH干扰比RS-RS干扰要来得严重,因此规划时应优先考虑相邻小区间的RS-PUSCH/PUCCH隔离度要求。由于本阶段设备暂不支持序列跳变模式,因此设备中应明确禁用DM-RS序列跳变。具体规划要求:
 UL DM-RS 先按小区做PCI的Mod3规划,再用Δss(诺西设备为参数grpAssignPUSCH)来使得属于同一个站点小区的u值相同,并使各站点u值符合Mod30的要求,而同站的各小区使用CS(循环位移)来规避DM-RS的冲突,每个位移的步长为π/3。每个簇由90个小区构成。
 网络初期UL SRS采用全带宽(96PRB),20ms的配置,并建议与PCI相关联,各小区 ,使同站的各小区间隔为2。
 为避免大规模组网时的网内干扰,DL RS初始状态不采用boost方式,即PA=0,PB=1,使得所有RE的功率都相同。后期根据覆盖需求(提高用于承载数据信道的功率)可考虑将宏站和双路室分优化为PA=-3,PB=1。
4.3 PRACH序列规划
本阶段暂不考虑远距离覆盖和高速覆盖的要求,具体规划要求:
4.3.1 宏小区
 PRACH配置索引为3,即PRACH 的前导格式为0,每帧(10ms)1个RACH,RACH版本为0。
 覆盖最大距离为12.1km,PRACH前导序列生成使用的循环移位配置NCS为11,每个小区需要8个ZC根序列来生成64个前导序列,ZC根序列的复用度为104个小区,与每个簇90个小区数量相当。
4.3.2 室分小区
 PRACH配置索引为51,即PRACH 的前导格式为4,每帧(10ms)1个RACH,RACH版本为0。
 覆盖最大距离为1.4km,考虑到室分系统中相干带宽较大,快衰落效应强,为保证更好的接入性,需要更多的PRACH前导序列,故而PRACH前导序列生成使用的循环移位配置NCS为6,每个小区需要8个ZC根序列来生成64个前导序列,ZC根序列的复用度为17个小区。
4.3.3 ZC根序列逻辑索引号分配
 紧邻小区应分配不同的ZC根序列逻辑索引号,簇内的小区应根据u值和位移值对839个根序列逻辑索引号做连续顺序分配。每个小区的第一个索引号为(u*3+CS)*8。
4.4 TA规划
 每个TA list有且仅有1个TAC;
 每个eNodeB所属的多个小区必须属于同一个TA,每个小区属且仅属于一个TA;
 一个TA属且仅属于一个MME,建网初期TA的范围可尽可能大,每个TA建议包含30-40个eNodeB;
 目前比较明确采用简单互操作模式,语音业务优先CSFB到GSM网络,数据业务优先简单重选到TD网络,应尽量使TA与GSM LACs和TD LAC的覆盖范围相重合,即1个TA与1个TD LAC相当,并包含多个GSM LAC。
 其余原则与LAC规划相同,TA边界线不与交通干线平行,不穿过密集业务区。
4.5 容量规划
 循环前缀CP=NORMAL;
 PDCCH的符号数设定为3个Symbol,对应88个CCE,在每用户平均占用3个CCE(50%加扰)的情况下,单个小区可同时调度29个用户。
 控制格式指示CFI、PUCCH配置信道数应采用自适应模式,CFI=2,
 PUCCH信道最大资源块不超过8个PRB,建议后期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该资源块数量可以进行相应调整。
 小区最大RRC连接数=140,小区最大激活用户数=120,小区最大激活DRB数=720;
 Non-GBR的DRB上下行最小速率64kbps,GBR业务在上下行方向可以占用的PRB最大比例=75%;
5 无线参数优化
5.1 天线传输模式
A、TM配置:八天线宏站采用TM2/3/7/8自适应,其他宏站采用TM2/3自适应,室分双通道采用TM2/3自适应,单通道采用TM1;
B、模式切换:
模式切换过程中用户面有一定的中断时间,引入过多的传输模式会造成切换门限间距过小,切换频繁,平均吞吐量反而降低,时延和抖动指标变差。因此考虑更好应用模式内单双码子的切换代替模式间切换。传输模式的切换顺序(信号质量从好到差)
 不支持TM8:TM3(SFBC)->TM3(SDM)->TM7
 支持TM8:TM3(SFBC)->TM3(SDM)->TM8(双流)->TM8(单流)
5.2 重选/切换策略
当前网络仅考虑LTE宏站和室分双层组网方式,宏站D/F可能采用插花方式做单层网覆盖,测量报告采用事件触发方式,要求RSRP和RSRQ均上报,以RSRP作切换参考测量项。
5.2.1 重选
 宏站无论是否同/异频均同优先,最低接入电平=-120dBm,起测门限=最低接入电平+6dB,重选迟滞=3dB,重选定时器时长=3s;
 室分间采用同优先级,室分与宏站间采用邻区低优先,本小区门限=CDF95%+2dB, 邻小区门限>=8dB;
5.2.2 同频切换
采用A3事件,偏移值=3dB,迟滞=2dB,触发持续时间=320ms,测量周期=密集城区1024ms /一般城区640ms;


5.2.3 异频切换
 宏站间采用A2+A3事件,A2起测门限对应切换的测量报告上报时的RSRP+2dB,A3切换点比起测点电平高3dB,即目标小区要比服务小区电平高8dB;
 与室分有关A2+A5事件,A2起测门限=@CDF95%+2dB,A5服务小区电平=“A2起测门限”且目标小区电平高于服务小区电平8dB;
 Gap=40ms;
5.3 功控
A、基本功率设置要求:对于8Pipe场景,每pipe=5w;对于2pipe场景,每pipe=20w;D频段CRS功率为15.2dBm,F频段CRS功率为12.2dBm;
B、下行功控:原则上要求各RE的功率均相同,全网不开启RS Boost方式,即下行控制信道PHICH/PCFICH/PSS/SSS均不使用Boost增大发射功率,在站间距大,覆盖不足的地方为增强覆盖可在不影响重叠覆盖度前提下使用;
C、上行功控:要求开启上行链路功控,各主要信道期望接收功率P0/Alpha:PRACH=[-95,-105dBm]/[0.8,1],PUCCH=[-90,-100dBm]/[0.8,1],PUSCH=[-85,-95dBm]/[0.8,1],
5.4 其他
A、调度方式为PF,BSR周期=5ms,SR周期=20ms,采用宽带CQI上报周期可选20或40ms,允许使用的MCS范围为[0, 28]。
B、默认承载 QCI=9;
C、加密算法EEA暂时不用,完整性保护算法EIA=Snow-3g;
D、PDCP丢弃定时器=1500ms
E、TA调整定时器=2560ms
F、SRB采用AM,DRB采用UM, HARQ BLER<10%
5.5 功能开启
A、ICIC和FSS暂不打开;
B、PDCCH CCE自适应开启;
C、上行干扰抑制算法启用MRC或IRC(SNR差)-MRC(SNR好)自适应;
D、主动迁移用户到空闲态开启,且定时器=30s;
E、下行MU-MIMO暂不使用,启用上行MU-MIMO;
F、开启流控算法;
G、开启(增强)接纳控制算法;
5.6 无线定时器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站长邮箱|Archiver|51学通信 ( 粤ICP备11025688 )

GMT+8, 2024-4-26 03:49 , Processed in 0.15618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